世界,您好!
欢迎使用 WordPress。这是您的第一篇文章。编辑或删除它,然后开始
上海书展进行时,人们争相买书屯书的同时,也在反思讨论相比纸质阅读,网络阅读带给我们哪些影响。如今,算法试图精准地把你感兴趣的信息推到你面前,标题套路即便老套但仍旧屡试不爽,我们看到的文章越来越流水线化。当阅读被算法收编,我们是如何成为一种纯粹的“观看动物”,为什么社交网络里充斥着自带立场的极端情绪词汇?太长不看让我们失去了什么?依靠“观看别人如何生活来生活”,我们自己的生活哪去了?
本期圆一桌,我们聊聊互联网阅读。
标题式阅读:我们被算法收编了吗
N:社交网络的内容制造已经逐渐工厂流水线化。内容以“流量”驱动,目的是被更多人看到,取标题成为一门显学,读者被讨好的同时,也无时无刻不在算法公式里被计算。算法擅长“对人性的利用”,以至于读者想要读到的,和最后点击的、最终看到的,常常有巨大差异,但它又的确能吸引人。如何看待这种被算法掌控的阅读?
赵大饼:首先,得看服务于我们的这些算法是谁想出来的算法。技术不是中立的。它首先是服务于商家的,服务于商业的,打从一开始,使用者就已经是这套技术里的因子被计算进去了。你的注意力就是商品,能卖广告。也就是说,只要你在使用这个社交网络,不论你如何反抗“同温层效应”、“回声室效应”、“信息茧房”、“技术垄断”,你都不是资本技术的掘墓人,你就是自由市场本身。你不存在与市场之外,没有市场之外可言。
其次,这套基于流量的算法逻辑,不在于挑战你的已有观念,让你反思,而是加强你的既有认知。算法逻辑就是“本能逻辑、人性的弱点逻辑”,软色情、擦边球、情感猎奇、阴谋论、反转爽文。本质上都是些底层心理需求,但是市场擅长包装,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些新词新概念,就变得很新鲜,这套流水线就能永远运转下去。
1
本文系作者 @
智希Ai
原创发布在 智希文档 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